赵承老师“投笔从戎”

赵承老师是我们百味年华编辑部的文学顾问。他的日常工作是对各位文字采编人员进行写作指导,对初稿进行修改。他还写了很多散文,内容大多是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往事,很有情趣,很接地气,也很有史料价值。这些回忆文章后来被编辑部结集出版了《人生碎片——零零碎碎的记忆》这本书,并成了百味年华的精品样书,常常被编辑部作为展品或赠品,颇受大家欢迎。赵老师因此也被我们视为大笔杆子。


今年春节前突发了新冠疫情,看到有关报道说老年人属于易感人群,我就想起赵老师在我们公司属于长辈了,血压也高,就在微信给他拜年时,特意嘱咐他尽量待在家里抗疫,哪里也不要去,保护好自己就是为单位、为国家做贡献了。赵老师也回复说:一定,一定!


春节之后,百味年华逐步复工了。由于疫情尚未缓解,主要工作内容是到一线采集抗疫故事。考虑到先期主要是收集素材,以后再做文字加工,公司领导只安排要我们年轻人上一线采访,让赵老师继续居家抗疫,待后期对抗疫故事进行整理加工的时候再来上班。


疫情缓解之后,公司也全面复工了,我们开始对收集的抗疫故事进行整理加工。赵老师也上班了,并对我们的写作进行指导把关。这时我们发现,赵老师在修改我们文稿的时候,不仅有结构、语句、字词的修改,对社区防控举措和具体做法的内容也有补充和完善包括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他也能纠错补漏,似乎他也在现场一样。面对我们的疑惑和追问,赵老师才道出了实情:在我们收集一线抗疫故事的时候,赵老师也没有在家躲着,而是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所在社区的防控工作。


赵老师说,虽说自己年纪稍长,呆在家里也是为抗疫作贡献,但是每日看书、读报、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到疫情日渐紧张。尤其是看到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后,社区防控一线事多人少,所以就报名参加了抗疫志愿服务活动。赵老师还自信地说,大家写到的社区抗疫故事他不仅了解,很多也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所以了解更多,观察更细。赵老师举例说,他在社区值守大门的时候,发现有一对两口子,倒着班频繁外出购物,为买两根葱跑一趟,一瓶酱油又一趟,一会儿又去买小杂粮……赵老师最后忍不住了,在测温时劝他们要按照少出门的要求,出门前要做好计划,把要办的事想周全了一次办结,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邻里们负责。赵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实行群防群控、发动自家人看好自家门的优势。如果不是邻居眼熟,就发现不了这样的人和事,就管控不细致、不到位。


原来,在社区防控最吃紧的时候,赵老师也“投笔从戎”了。我们既然是记录抗疫故事,自家人的抗疫故事当然更要记录啊!



2020年5月26日 14:35
浏览量:0